首先,香港人非常喜歡喝茶;長輩喝中式熱的,年輕人喝冰的港奶。
在香港島上剛好有香港茶博館+茶藝館,且就在附近;讓我們來看看香港的茶葉世界吧!!
首先,世界茶葉依照不同製程分為六大茶類
綠黃白青紅黑,
詳見:
世界六大茶類介紹,世界/中國茶產業概況;浙江大學茶學系
喧囂的城市中,依然傭有一片靜謐,能夠停下腳步反思的,樂園。
一本書,
在香港隨時都能找到地方配一杯茶;這也是為何我喜歡香港。
這邊示範的是潮汕傳統功夫茶泡法
(1)暖壺:
因為廣東喝的烏龍茶和普洱茶普遍需要高溫沖泡,
所以先暖壺很重要避免泡不開影響味道
(2)傾水:同時也暖暖杯子和壺蓋
(3)投茶:
這邊3/4茶壺指的是條鎖茶(如大紅袍,鳳凰單叢等),
如果是臺灣球型烏龍大概1/4薄薄一層就好。
一般潮汕功夫和臺灣功夫置茶量較多,約1:20-1:10
但出湯時間短且沖泡次數多,適合多人飲用。
(5)去泡:又名刮蓋,將茶壺頂的茶泡和茶碎渣刮掉。
(6)沐壺:讓茶壺整體都維持高溫,包含茶壺蓋子也一樣。
(7)注茶:
又名出湯,不同茶不同泡出湯時間都不一樣。
尤其是臺灣茶第一泡要特別注意,茶球泡開才能出湯。
(8)待用:
這道手續少見但精闢,因為正常泡茶茶壺或多或少都會積湯在裡面;
而積的茶湯會影響到下一泡的味道。
所以該方法可以顯著提升泡茶品質。
除此之外,該茶具館公開徵選海內外的茶具製作比賽
希望中華茶藝茶器可以傳承,潮汕功夫可以更加邁進一步
我們來看看這些新型態茶器吧XD
老實說雖然很有創意,但是思慮上多少或有不周;
沒關係! 有嘗試才有進步!
本人非常認同這個比賽的涵義。
另外,樂茶軒茶藝館,是一間多功能的現代茶館;
除了傳統的熱茶,港點心之外,還有提供冷泡茶。
下圖是傳統熱泡茶和配港點,
牆上全部都是茶樣,蠻有意思的。
這個瓶子巧思非常,我覺得非常有意思,讓我們一起看看:
他用一個棉質袋子裝茶,然後扣在瓶口上
這樣茶渣就不會跑出來。
冷泡茶瓶百百種,各有各的巧思,我在香港也看到了一個蠻有意思的。
缺點可能是茶葉(特別是臺灣球型茶)無法展開,
但是用來泡條鎖冷泡茶綽綽有餘,
很棒的巧思。
連天仁茗茶都開始賣冷泡茶了呢XD
一瓶19HKD
另外茶藝館和茶具館當然也有在賣茶,一起來看看!
基本上,若是真八大村六大寨;
在中國經濟蓬勃起飛的今天,都不便宜。
可以看到隨便一餅茶都好幾千台幣甚至上萬都有。
才357g(國際標準餅),小小一餅就值好幾十位小朋友呢。
最後,講香港藝術館HKMOA的館藏吧!
這紫砂壺真美,
結合律動性線條的柔和,實用性不燙手和傳統工藝之美
是提樑壺且精且美之作。
傳統中國每個月份都有別稱
配合時節配合二十四節氣配合不同的茶
詳見:https://rueylin0119.pixnet.net/blog/post/197134676
一月一剪梅,二月杏花開,三月桃花月,四月花王牡丹到;
五月石榴花,六月荷花開,七月後庭花,八月桂香飄滿天;
九月菊花到,十月芙蓉開,十一玫瑰花,十二水仙輪復始。
有興趣詳見我的茶葉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