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鑑人比鑑物重要
2.建立良好的工作習慣,按部就班不盲從不靠直覺別太依經驗不拖到ddl前
3.活得自在,真誠而不免強的扮演真實的自己,江監察官的語言
4.急未必不好,重點是不能亂,急且有秩序那就是效率,士官長的話
5.惟有不斷改變,修正求進步,才能保有現在而邁向遠程目標
1.個人的問題通常也是社會環境的問題,研究背後的成因才是重點
(女權,兵役,社會運動等等)
2.兩種不同的民主觀:秩序+政府效能vs自由+人權保障
(新加坡+過去的小蔣政府vs歐美+現在的台灣政府)
3.自由,以不妨礙他人自由為前提
4.很多民眾認為的民主因素,反而是大政府之社會主義特徵
(如確保所有人工作機會,降低貧富差距等)
5.集體霸凌分析
(國軍,日本自衛隊,官僚體制等)
6.教育是權利,還是投資?
孩子是國家未來最重要的資產,沒有人就沒有生產力
7.自然組VS社會組,套裝配置的課程合理嗎?
社會科學也是社會運轉非常重要的一環,每個螺絲都至關重要
不能因為考試至上,就忽略社會科學
然而很多老師:「若不考試,我也不知道具體要教什麼」
8.真男女平等的定義應該是各司其職,組成家庭
但若女強人賺錢養家,男性在家顧小孩
往往落個「廢物」之名,承受巨大社會壓力
這年代,有些時候男性已是弱勢族群
男主內為何不可?
9.階級凝視的暴力
上位階級者,往往以自身經驗評鑑或看待別的階級
所有才會有「恐龍法官」,所以才會有晉惠帝「何不食肉糜?」
10.男性族群往往更弱肉強食,Winner takes all
女性往往向上擇偶,男性則有兩極化現象
所以男性像獅群,上位者坐擁一切,失敗者失去一切
男性基尼係數普遍大於女性,可解釋和證明之
(現在流行躺平,或可解釋成對此現象之抗議)
11.台灣老闆只想找人力,而非人才
所以才有年年「共體時艱」,年年人才出走
人才不是免洗筷
12.土地開發的利益
在台灣,多歸利益集團所有
而在新加坡,多虧政府所有
所以台灣房價所得比屢屢創新高
新加坡某方面來說更接近孫文「節制私人資本,發達國家資本」思想
13.階級固化
雖然台灣的吉尼係數低於中國大陸和香港
但同時階級流動率也很低
底層很難再依靠讀書翻身
財團與利益集團把持社會
13.除非獅子有它們的史學家,否則歷史只會述說獵人有多偉大
我們對過去的認識,往往來自於既得利益者的詮釋
14.刻板印象不在於完全違背事實,而是將部分事實當作唯一事實
TW對白人友好,卻對東南亞裔不友好,也是一種選擇性種族歧視
15.賤人就是矯情,WHY?
因為只有上位者可以不掩飾自己內心的想法
越是底層民眾,越是要看他人臉色過生活
矯情,其實只是一種為了討生活的自我保護而已
16.社會企業
所有企業都該以盈利為目的,賺錢是維持營運之必要
所有企業也都該回饋社會,取之社會用之社會
17.莎士比亞:「玫瑰即使換了名字,依然芬芳」
是否叫玫瑰不重要,芬芳的本質才是重點。
國父孫中山:「政治,即管理眾人之事」
Might is Right
主觀的願望是不可能改變客觀的事實。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中美博奕。
國際政治是以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為根基。
美國是以軍事支撐美元成就霸權。
美國這樣印錢下去,會是當年的鬱金香嗎?
賺20塊,卻消費40元 (印20元叫外國買單),有這種事嗎?
實業才是一個國家的根基,三類是為一+二類服務而存在。
生產力決定一切。
臺灣民主乎?
不是以「為民服務」為主,而是相互拖後腿的奪權大戲。
執政黨執政,還在怪在野黨?
任何「政治不正確」的意見,都是「共路人」之流?
像高端這樣明顯沒做第三期,甚至第二期都沒做完的疫苗,
還不准質疑,否則就「居心叵測」?
連賴副,呂前都能「被共路人」還有誰不能?
+張鈞甯「被台獨」,貼標籤扣帽子現象為何如此嚴重?
人權議題常常只是藉口
否則小布希打爆伊斯蘭世界,核武和芥子毒氣找到否?
回教徒就該死?
黃種人在歐美的人權誰來維護?
意識形態無解,沒有對錯,求同存異相互尊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