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本書雖然很有名,且也常常聽到周邊朋友討論之,

但我苦於生活沉悶,一直給自己藉口,而沒有讀過這本書。

人生,很多時候不是做不到不是沒能力,而只是"懶"


正當此書慢慢在我記憶中消逝時,我因緣邂逅了它。

大學時期,我和禪學社朋友合租住處。

打掃整理時,赫然發現屋中有大我好幾屆禪學社學姐留下的一本書。

書破破爛爛,然泛黃的紙張卻掩蓋不了其所散發出的光芒。

邂逅,原自於此。


此書,哲學也;而禪,對我來說,亦哲學也。

哲學中發現另一門哲學,其妙也哉!?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內容就不贅述了,市面上充斥各種序跋後記感言等等。

我其實對這些很反感,看書如同喝茶,需要時間慢慢沉靜慢慢品味。

囫圇吞棗般硬是吞下別人所謂"重點",與看電影先被破梗何異?


而我,要強調的是,本書為什麼震撼了我的心靈。

書中老教授如何跨越時空與我靈魂產生交流。

以及為什麼我將本書昇華到了"哲學"的高度?


看完本書者或許能明白我的感受。


(第三個星期二)


瑣事使人麻痺,日復一日。我們是否應該退後一步,冷眼旁觀自己的生活,然後問一句:

「這家或在做什? 重要嗎? 人生,就只是這樣嗎?

我要什麼? 我少了些什麼?」

小時候我的夢想是開巧克力工廠,長大後多少夢想隨年齡而去? 我讀到這段才想起我小時候的夢想。

現實使人低頭,使人麻木,使人喪失創造力。 試問,您,小時後的夢想是什麼?



儘管去做?  遇到不喜歡的事務? 大聲說不!

在文明社會中,人們陷於名為"禮貌"之囹圄中。

明明不喜歡明明不願意,但在從小到大的環境下,

我們甚至卻要杜撰理由來掩飾自己的心情: 你的產品真的不錯,但可能不適合我。

多少年我們未曾大聲說出,我們心中的話。



(第六個星期二)

多少時候我們忍下心中的痛苦,只因為大人不應該掉眼淚。

多少時候我們不將愛意說出口,只因為害怕關係生變。

教授說,活在現代太累了,適當的把心中的水龍頭打開,讓情緒沖刷全身。

恐懼,害怕,生氣, 很好我明白。來,則如實知之,勇於面對自己最真切的情感。



(第八個星期二)

買新玩具? 買新車買新房? 而急著向別人展示。

這其實只是渴望被愛的情感轉移到物質上來彌補心靈的空虛而已。

然有些東西是權力金錢買不到的。

對自己誠實。

想要 

需要

這兩者是不同的。

而想要往往來拿彌補心靈空虛的那塊。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炫耀給比你富有的人看,他們只會瞧不起你。

炫耀給比你窮的人看,他們只會忌妒你。

何用? 唯有開闊的眼界和樂於分享的心,才能得到。

無價的,最貴。



(第十一個星期二)

妹子不夠正? 漢子不夠凱?

這是強勢者的文化霸凌,要陷你於世俗的窠臼之中。

人類最大的弱點就是短視近利。我們應該著眼於長遠的未來,

開發潛能,努力達成最大目標。


((墳墓的眼光))

把生命倒過來看,從死亡出發,一幕幕倒回重前,你會發現,

以往所在意的東西,從墳墓的眼光中看去,連個屁都不是。

第一名,很優秀。但我們不訪大聲的說,第二名又有什麼不好?



(第三次電視節目)

書中談到老教授的座右銘:「不相愛,即如死滅」

很好,老教授整合了人生數十年許許多多的經驗,或許才真正能找到適合他的座右銘。

反觀台灣教育,國中國小高中甚至幼稚園,整天作文題目都在那邊座右銘來座右銘去。

連大學中文系學生都要深思熟慮後,方可知己知所缺,而後有座右銘之使然。

試問,小孩子,真的知道Who he is嗎?  

試問,小孩子,真的懂What they(座右銘) are嗎? 

最後就導致補習班填鴨式悲歌,什麼都不懂,先背起來再說。


或許真的我太笨吧。

有次家教,小朋友跟我說他的座右銘是xxx

我問他為什麼,他說老師講的,不要問不能問。

很好很優秀。




結尾:

生命沒有"太遲了"的事。永遠往前看,生命直到最後一刻都變動不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臺灣茶哥–茶易 的頭像
    臺灣茶哥–茶易

    第九屆中華茶奧會金牌得主「茶易」筆記

    臺灣茶哥–茶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