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0170909_163343.jpg

IMG_20180325_163841_1.jpg

IMG_20170909_162900.jpg

深圳是中國近代發展最快的城市

幾乎沒有之一,三十年前還是個小漁村

現在,是中國的門面「北上廣深港」之一

 

高樓大廈平地起

深圳,是少數幾個經濟特區之一

下圖可以很明顯看出,深圳

幾乎每幾年都有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IMG_20170908_173341.jpg

IMG_20170908_173445.jpg

看中國

五千年長安洛陽

千年北京南京

百年上海香港,三十年深圳

IMG_20180325_164057_1.jpg

IMG_20180325_164145_1.jpg

IMG_20180325_164225_1.jpg

當年深圳住的青旅

在皇都廣場B棟

對面就是深圳會展中心

一個深圳國際展覽的超大型會展中心

 

不得不說

深圳已經逐漸超越香港了..

 

香港這代的年輕人很痛苦

高壓力,可能一輩子買不起房就算了

還要見證香港的興衰史...

(雖然我們這代台灣人也是)

港台心酸QQ...

IMG_20170907_120218.jpg

不只是深圳,其實大陸這20年

每三五年都能感覺到巨大的變化

比如這是2017的地鐵(捷運)

你能想像,短短4年後的2021

已經多了十條地鐵線 (注意是線不是站)

深圳地鐵已經和東莞,虎門,廣州,佛山連在一起了嗎?

整個大珠江三角洲,香港、深圳、廣州、珠海、澳門

通通連起來了

 

毛澤東的「超英趕美」還真由他後輩實現了

IMG_20190825_173557.jpg

2017在深圳就可以直接用手機搭地鐵和公車了

直接用支付保/微信支付付款,掃一掃就過去了

實際上我2015-2020在整個中國大陸也才領過兩次現金

一次為了進港換港幣,一次在舟山群島(2016)

 

現在在大陸,電子商務普及率可以說是99.99%

連乞丐都會用QR CODE行乞了...

 

我是覺得

好的就是好的,都值得我們學習

所以就大陸的電子商務,和新加坡的住房政策

 

我一向都非常贊同

偏偏臺灣覺青還在「支那寶」「鼻屎大新加坡」

到底哪來的優越感???

IMG_20190825_151020.jpg

 

IMG_20190902_101535.jpg

現在大陸人憑身分證,可以網上買票

不用取票直接刷身分證進火車和高鐵站

同時

香港人憑回鄉證,台灣人憑居住證

(綠卡,要工作或是就學才能申請)

單台胞證不行

(這沒辦法)

 

台灣人如何在大陸買火車票

1.在網路上訂票 (用美團,攜程,12306等APP) 

或臨櫃買票

(不建議,大陸火車站人山人海)

網路上買,要改簽要退票也方便

2.用微信或是支付寶支付 (要有實名制認證,手機+銀行開通)

詳見 

去大陸要準備什麼?大陸行前準備事宜

去大陸要準備什麼?大陸行前注意事項

去大陸要準備什麼?大陸通●長期赴陸必備事項

 

3.去火車站人工櫃台,憑台胞證將實體票取出

很重要,沒實體票,台灣人憑台胞證刷不進站的

(用居住證買票者,可以用居住證刷進站)

(目前部分火車站,可以用台胞證到自助機器取票,但不是所有火車站都有更新設備)

麻煩就在於大陸火車站往往排隊取票就要1小時,如北京東站

網上買到了現場還是要排隊排到歪掉

真的趕時間可以

a想辦法插隊:和後面的解釋一下臺灣人必須要取票且不能用機器取,票買好了耽誤不了多久的

b去特殊窗口問問:軍警外賓等能用特殊窗口,真趕時間就問問吧

2021最新資訊,大陸所有實體票都廢除了

一律憑著證件直接刷進站

台灣人目前還是不能刷,要走人工窗口


 

4.憑著實體票和台胞證進站候車/上車

因為要取票,我都建議臺灣朋友在北上廣深這種大站

最好提早1.5小時以上到站準備

因為除了人多要取票之外,還要安檢過X光的

許多火車站物價都非常高

要買水飲料泡麵水果可以外面先買好

IMG_20190902_163155.jpg

這是中國大陸自製的電動車品牌BYD

首先可以看到在大陸,所有小黃完全電子商務化

全部用APP叫車 (路邊叫也可以但用電子商務支付)

所有數據路線都APP監管,沒得繞路多少錢就是多少錢

 

我當兵那時候常常被小黃坑

看到穿軍服的就做地起價,反之我們趕著收假...

趕不回去就08..所以我對小黃深惡痛絕...

(對,我當1年兵且還是砲兵營)

(南三軍,北漢光,中長勝我全打過...真的是末代真當兵

後面那群不想當兵仔還以「逃兵」或是「免兵」為榮...

對,就是那群覺青仔..

IMG_20190902_184143.jpg

IMG_20190902_190023.jpg

IMG_20190902_190028.jpg

IMG_20190902_191410.jpg

和青旅小夥伴一起做酸菜魚

大陸中餐確實鰻好吃的

大部分都很好吃,各省各有特色

臺灣是60%中華文化+25%日本文化+15%西方文化

各有優缺,我覺得起司(芝士),義大利麵(義米粉)也好吃

都好吃!

 

所以,多方包容各種文化,

新加坡的雞飯,沙嗲也超好吃~~

惟藝術文化美食和「愛」不分國界!!

 

夜晚的人民廣場有光武表演

為人民增添了一點樂趣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臺灣茶哥–茶易 的頭像
    臺灣茶哥–茶易

    第九屆中華茶奧會金牌得主「茶易」筆記

    臺灣茶哥–茶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